想让机器人听你的话?先把它叫醒再说

想让机器人听你的话?先把它叫醒再说

训练和测试的步骤比较简单,训练就是依据注册语音或者说模板语音进行特征提取,构建模板。测试时,通过特征提取生成特征序列,计算测试的特征序列和模板序列的距离,基于此判断是否唤醒。

第二代:基于HMM-GMM的KWS

将唤醒任务转换为两类的识别任务,识别结果为keyword和non-keyword。

第三代: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案

神经网络方案又可细分为几类,第一类是基于HMM的KWS,同第二代唤醒方案不同之处在于,声学模型建模从GMM转换为神经网络模型。 第二类融入神经网络的模板匹配,采用神经网络作为特征提取器。第三类是基于端到端的方案,输入语音,输出为各唤醒的概率,一个模型解决。

3、语音唤醒的难点

语音唤醒的难点,主要是低功耗要求和高效果需求之间的矛盾。

一方面,目前很多智能设备采用的都是低端芯片,同时采用电池供电,这就要求唤醒所消耗的能源要尽可能的少。

另一方面,用户对体验效果的追求越来越高。目前语音唤醒主要应用于C端,用户群体广泛,且要进行大量远场交互,对唤醒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。

要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,对于低功耗需求,我们采用模型深度压缩策略,减少模型大小并保证效果下降幅度可控;而对于高效果需求,一般是通过模型闭环优化来实现。先提供一个效果可用的启动模型,随着用户的使用,进行闭环迭代更新,整个过程完成自动化,无需人工参与。

4、语音唤醒的典型应用

语音唤醒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,主要是C端产品,比如机器人、音箱、汽车等。比较有代表性的应用模式有如下几种:

传统语音交互:先唤醒设备,等设备反馈后(提示音或亮灯),用户认为设备被唤醒了,再发出语音控制命令,缺点在于交互时间长。

One-shot:直接将唤醒词和工作命令一同说出,如“叮咚叮咚,我想听周杰伦的歌”,客户端会在唤醒后直接启动识别以及语义理解等服务,缩短交互时间。

Zero-shot:将常用用户指定设置为唤醒词,达到用户无感知唤醒,例如直接对车机说“导航到科大讯飞”,这里将一些高频前缀的说法设置成唤醒词。

多唤醒:主要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,给设备起多个名字。

所见即所说:新型的AIUI交互方式,例如用户对车机发出“导航到海底捞”指令后,车机上会显示“之心城海底捞”“银泰城海底捞”等选项,用户只需说“之心城”或“银泰城”即可发出指令。

进入AI大学官网(aidaxue.com),可查看更多精彩内容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《探寻俣之秘——一段神秘的民间传说》
365365bet体育在

《探寻俣之秘——一段神秘的民间传说》

📅 07-04 👁️ 4816
小米6现在还能买到吗?购买渠道及到货时间详解
365365bet体育在

小米6现在还能买到吗?购买渠道及到货时间详解

📅 07-13 👁️ 3409
老电工教你多少功率用多少平方的电线,电线电流计算方法